
by 夏楠律师2014年5月11日
自WTO视角解读反服贸运动
自三月十八日在台湾突起的反服贸运动,对两岸民众关系造成相当的影响。“服贸协定”仅是两岸间一系列经贸协议中的一种,是循WTO规则建立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而来。在台湾,围绕ECFA的程序及实体争议业已持续四五年之久;只是“三一八学运”以占领立法院的激烈形式,将这场争端推向最高潮。欲阐明个中曲折之处,必须回顾服贸协定的来由过往。 Read Moreby 夏楠律师2014年3月13日
从“司法改革”到“司法被改革”
社会矛盾论的逻辑,曾经促使执政党推动经济改革。当司法个案越来越多的成为舆论追逐的焦点,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已转移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求与落后的司法体制之间的矛盾。而行政化的司法系统与司法人员,从现行体制里获得大量的既得利益,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改革欲望。换而言之,这十五年来,司法改革的动力不是司法系统内生出来的;而是社会压力传导到执政党,迫使执政党从司法系统外部发动改革。当执政党的推动趋缓,司法改革就会停滞而反复。 Read More
by 夏楠律师2013年11月5日
陈永洲案,当媒体遇到警察权
新闻行业当务之急,是制定可以操作的新闻技术规范。单就刑事检控而言,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是主观方面具有故意或过失;若新闻写作之中调查取证的手法、证据材料的选取、审核出版的流程等得以规范,则记者面临刑事检控时,可援引行业规范自证对发表的言论确已尽到谨慎注意之义务。 Read Moreby 夏楠律师2013年8月8日
「永州幼女强迫卖淫案」的事实、规范与逻辑
但是就案论案,就本案论本案,法律人有更简单直接的方式,他们关注「法律事实」和「法律规范」。 什么是法律事实?掉个书袋说,「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换句话说,法律人谈论一个案件的事实时,指的仅仅是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事实。 Read Moreby 夏楠律师2013年5月26日
自“朱令案”衡量侦查公开
侦查保密本质上是为了破案服务,属于侦查技术范畴。技术问题应当以更具技巧性的方案解决,在侦查保密与侦查公开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一平衡的原则应是:既不能因为侦查信息公开,使罪犯寻找到侦查方向而逃避侦查;亦不能因为保密,伤害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Read More
by 夏楠律师2013年3月13日
“限奶令”的法理是非
依据条约优于国内法原则,关贸总协定的效力优先于香港立法会的立法;以上所列例外条款的三个并列要件,至少有两个明显不符。若真有申诉发生,恐怕香港赢面不大。 Read More
by 夏楠律师2011年8月14日